通常我们讨论中国城市的历史时✿★★,一般稍有名气的城市✿★★,都能上溯到三千年以上✿★★,但吉林省建城最早的吉林市✿★★,居然也只有2200年✿★★。
这不是吉林省的问题✿★★,是整个东北三省的建城史都晚于中国腹地✿★★,东北建城最早的辽阳也仅有2400年✿★★,沈阳仅2300年✿★★,吉林市在整个东北排第三✿★★,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最不容易的是黑龙江✿★★,后面几名的扶余✿★★、集安✿★★、朝阳✿★★、锦州都属辽宁和吉林✿★★,直到第八名的宁安✿★★,黑龙江才有古代渤海国首都龙泉府这座城市✿★★,距今一千年出头✿★★。
东北各地建城晚✿★★,是因为天气寒冷化学应用✿★★,✿★★,同时遍布大量沼泽✿★★,古代东北“冻土犁不翻✿★★、沼泽抽不干”✿★★,没有棉花✿★★、没有农业机械✿★★、没有排水机器的东北✿★★,并不适合人类长久生存✿★★。
我每次去往东北✿★★,都故意拣在夏秋两季✿★★,一直在回避东北的冷✿★★,直到2024年11月底✿★★,刚好需要跑一趟吉林✿★★,我想自己高低也得经历经历东北的冬天✿★★,便扛着项上人头冲过去了✿★★。
至今记得在吉林市郊外的北大湖滑雪场✿★★,晚上跟同伴走散了✿★★,我没带手套在户外打电话寻人✿★★,不到一分多钟✿★★,十根手指冻得跟冰棍似的✿★★,瞬间就没了知觉✿★★。
吉林市这地方号称2200年历史✿★★,实际以前也没个城市的样子✿★★,《吉林城史》(吉林人民出版社)这么严肃的当地史书✿★★,也是从1673年开始详细讲本市✿★★。
说明过去的历史实在拿不出手✿★★,当然这确实不是某一座城市的问题✿★★,是整个东北三省过去都差不多这样✿★★。
东北最重要的松花江✿★★,起源于长白山天池出口的乘槎河✿★★,满人祖先把松花江叫“松阿哩乌拉”✿★★,“松阿哩”是天的意思✿★★,“乌拉”是江河的意思✿★★,在满语里✿★★,松花江就是一条天河✿★★。
吉林市位于松花江旁✿★★,以前叫吉林乌拉✿★★,“吉林”是满语“沿”的意思✿★★,吉林乌拉合在一起✿★★,就是沿江的城市✿★★,后来才简称为吉林✿★★,这地一直由宁古塔将军管理✿★★,是古代吉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
吉林市的地位曾长期远高于长春✿★★,长春以前只是满清皇帝春猎的地方✿★★,因位于中东铁路枢纽才兴起✿★★,它是后面才追上来的✿★★,跟郑州超洛阳✿★★、开封同一个道理✿★★。
吉林市以前是清军在东北的水师营✿★★,主要负责造战船✿★★,另外清朝还在这设了个“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翻译过来就是“皇家东北物资供应商”✿★★,负责向皇室进贡人参✿★★、貂皮✿★★、白小米✿★★、鲟鳇鱼这些✿★★。
那时候的吉林市没啥人烟✿★★,就是个军事基地✿★★,19世纪中叶✿★★,清朝开放“柳条边”✿★★,山东人跟河北人进入东北✿★★,从辽宁一路填到黑龙江✿★★,才把吉林市这儿填了些人口✿★★,主要搞开荒囤田✿★★。
1898年俄国人开修中东铁路✿★★,哈尔滨跟长春就顺着铁路线崛起✿★★,吉林市离铁路太远✿★★,在省内就被长春给超越了✿★★。
日伪统治吉林市时✿★★,在这里主要修建了丰满水电站和满洲电气化学✿★★,那个水电站现在叫松花湖电站✿★★,满洲电气化学则是吉林石化前身✿★★。
日本人搞这些可不是为了振兴吉林✿★★,而是为侵略中国的军工服务✿★★,水电站主要供应沈阳✿★★、鞍山的钢铁厂和军工厂✿★★,满洲化学主要产炸药✿★★,而且日本人光是修建丰满水电站✿★★,就强征10万劳工✿★★,中间还折磨死了3000人✿★★。
吉林市有个著名景观叫雾凇不朽情缘下载✿★★,就是因为清晨气温零下20度以下时✿★★,松花江水温受上游水电站影响✿★★,能达到4摄氏度✿★★,巨大温差使江面蒸发水汽✿★★,水汽在低温下凝结成冰晶或冰粒✿★★,附着在树枝上✿★★,最后形成雾凇✿★★。
解放后✿★★,吉林市拥有三大化✿★★,分别是吉林化肥厂✿★★、吉林染料厂不朽情缘网站✿★★,✿★★、吉林电石厂三个工业扛把子✿★★,为中国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提供原料✿★★,后续还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跟大庆一样✿★★,当年建设这些工厂无比艰苦✿★★,第一批工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挖地几尺盖“地窨子”✿★★,就是挖了个地窝✿★★。住这种地方可不好受✿★★,夏天一下雨✿★★,里面就变池塘✿★★,冬天外面零下30度✿★★,里面积水成冰✿★★,一觉醒来头发都冻白霜了✿★★。
1948年出生于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的尚老先生✿★★,跟我隔着一张茶桌回忆起往事时✿★★,至今仍记得建国前后的一些趣事✿★★。
他说解放战争争夺吉林市时✿★★,市区里“半夜是国民党✿★★、早上是八路军”✿★★,一会换一支部队✿★★,一会又换一支部队✿★★,而且那时候民众都不叫他们解放军✿★★,叫八路军横山知枝✿★★,因为部队是关里拉过来的✿★★,大家一时还改不了口✿★★。
他还说✿★★,他小时候常跟三大化工人打交道✿★★,当时的工人们有组织✿★★、有纪律✿★★,十分吃苦耐劳✿★★,大家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上下班✿★★,后座上统一放着一个铝制饭盒✿★★,个个骑着二八大杠✿★★,叮叮当当地走✿★★。
尚老先生说✿★★,1956年上学时✿★★,他学杂费只要几毛钱✿★★,1963年才涨到1元或2元钱✿★★,他小时候爱吃冰棍✿★★,3分钱一个✿★★。
他还记得1966年文革✿★★,但实际1965年就开始武斗了✿★★,一直斗到1967年✿★★,因为1968年搞上山下乡✿★★,小年轻都被赶到农村去了✿★★,城里就不再武斗✿★★。
尚老先生说是的✿★★,1967年初武斗最厉害✿★★,1968年上山下乡后✿★★,工厂就主搞“抓革命✿★★、促生产”了✿★★,他1968年高中毕业跟大伙下乡✿★★,1971年复课当老师✿★★,之后就教了一辈子的书✿★★。
从1980年到1989年✿★★,吉林市迎来了巅峰岁月✿★★,除了三大化✿★★,当时市里有造纸厂✿★★、水泥厂✿★★、铁合金厂✿★★、糖厂✿★★、碳素厂等✿★★。
光是那个造纸厂✿★★,就是影响全国的大企业✿★★,供应全中国的新闻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求是》都用吉林造纸厂的新闻纸✿★★,员工高达1.5-1.6万人✿★★。
改开后这些国企就都不行了✿★★,因为外国的新闻纸进来了✿★★,更薄✿★★、质量更好✿★★,大家都不买吉林市的新闻纸✿★★,这家企业急剧萎缩MG不朽情缘平台✿★★,员工陆续下岗✿★★,捱到2010年破产✿★★。
我在东北已经听到太多这种类似的企业故事✿★★,我也在大量文章里解释过它们倒闭的原因✿★★,这种故事我都听麻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我们在酒店大堂的餐厅见面✿★★,当她谈起吉林市这些年的发展时✿★★,第一句便是“从1980年到2024年✿★★,除了近几年✿★★,整个吉林市一直没啥变化✿★★。”
罗小姐爷爷是浙江宁波人✿★★,原属民国铁路局✿★★,他爸也是铁路局电工✿★★,她说我们见面酒店这一片✿★★,一直是吉林铁路局资产✿★★,现在另归沈阳铁路局✿★★。
吉林市以前是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生活条件全国顶尖✿★★,她1985年上吉林铁路第4幼儿园时✿★★,二层楼的幼儿园就铺有木地板✿★★,有钢琴和舞蹈室✿★★,铁路家属读书也只会交餐费✿★★,不用交其他费用✿★★。
吉林市以前有个铁合金厂✿★★,工资和福利都很好✿★★,她身边有人从学校毕业时✿★★,原本要分配到长春一汽✿★★,那人花大钱送礼✿★★,好不容易上下打点✿★★,才分配到吉林铁合金厂✿★★,没想到命运弄人✿★★,铁合金厂很快就不行了✿★★,长春一汽反而活到现在还挺好✿★★。
插一句✿★★,本地还有个吉林一汽(不是那个长春一汽)✿★★,专门生产森雅这款车✿★★,我在吉林溜达时✿★★,已经5个月发不出工资了✿★★。
那些下岗员工✿★★,要么去做了小买卖✿★★,要么去外地打工✿★★,流散到了各地✿★★。加上以前搞计划生育✿★★,大家双职工都不敢生✿★★,小孩也少✿★★,吉林市人口越来越少✿★★。
罗小姐说✿★★,她常去永吉县下面一个乡镇✿★★,2023年这个镇有400多人去世✿★★,但没有一个婴儿出生✿★★,乡镇下面看不到生机✿★★,乡下的房子✿★★,空置率达到了50%✿★★。(此数据可能有误)
其实吉林市还是有一些大型企业✿★★,比如吉林化纤✿★★、吉林石化✿★★、吉林建龙钢铁✿★★、吉化集团等✿★★,吉林化纤我进去参观过✿★★,里面大到半天转不出来✿★★,占地足足200公顷✿★★,是一家有1.2万员工的大型企业✿★★,从羽毛球到自行车✿★★,啥都需要他们家的产品✿★★。
吉林化纤以管理严格闻名✿★★,在当地有“第二监狱”的别称✿★★,罗小姐说✿★★,他们小时候上课时老师骂人✿★★,教训不听话的同学✿★★,就说“我告你们✿★★,再闹就送你们上第二监狱去✿★★。”
吉林市还有个特别好的地方✿★★,他们那有中国最好的松花湖滑雪场和北大湖滑雪场✿★★,吉林市在北纬42度粉雪带上✿★★,雪质细腻✿★★,这里天气也不是太冷✿★★,太冷冰太硬✿★★,不适合滑雪✿★★。
松花湖滑雪场有50条宽雪道✿★★,总长55公里✿★★,北大湖则有74条宽雪道✿★★,总长80公里✿★★,都是国内顶尖滑雪场✿★★。
来吉林市前✿★★,我在通化市滑了半天雪✿★★,通化那雪场已经建得相当不错✿★★,但到松花湖和北大湖一比较✿★★,吉林这两个确实好上不少✿★★。
总体来说✿★★,吉林市跟其它我见过的东北城市一样✿★★,有过极辉煌的往事横山知枝✿★★,现在也有一些能撑排面✿★★、利润不高的大型国企✿★★、一些独门绝活细分工业✿★★,但整体上城市民营经济不活跃✿★★,老龄化与人口流失并行✿★★,城市有一定的暮气✿★★。
就像走在吉林市中心松花江畔✿★★,两旁老派建筑依次而立✿★★,城市风景有些角度还挺漂亮的✿★★,但确实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2024年✿★★,吉林省全省总GDP1.44万亿✿★★,只有成都市的61%✿★★、深圳市的39%✿★★、上海市的27%✿★★。
东北三省里✿★★,2024年黑龙江GDP1.65万亿横山知枝✿★★,辽宁3.26万亿✿★★,吉林省在东北三省中都处于弱势✿★★。
有多弱呢✿★★,吉林市2024年1633亿GDP✿★★,在整个吉林已经排在第二✿★★,第一名的长春也仅有7632亿✿★★、第三名的延边仅1018亿✿★★、第四名的松原仅1002亿✿★★、第五名的白城仅614亿✿★★、第六名的四平仅580亿✿★★、第七名的通化仅576亿MG不朽情缘✿★★,✿★★、第八名的白山仅567亿不朽情缘网站✿★★、第九名的辽源仅527亿✿★★、第十名的梅河口仅189亿✿★★、第十一名的长白山仅19亿✿★★。
我老家邵阳在普普通通的湖南省排第八✿★★,2024年GDP2926亿✿★★,在吉林都可以排第二✿★★,并且远超第三名✿★★。
在吉林这些天✿★★,我从长春起步✿★★,陆续奔波在松原✿★★、通化✿★★、吉林✿★★、延边各市✿★★,常常看到的✿★★,是冬日白雪皑皑的平原田野✿★★、萧瑟的白桦树✿★★、零散分布的村庄✿★★、下午4点20就开始下坠的夕阳✿★★,处处透着一股辽阔的农野寒意✿★★。
“现在的东北已经不算冷了✿★★,”1956年出生的刘老先生✿★★,听到我讲起沿途寒冷景象✿★★,只是摆了摆手说✿★★,“现在冬天最冷也就零下23度✿★★,我们以前常常冷到零下三十七八度✿★★,一九九几的时候✿★★,雪一下✿★★,常常有没腰深✿★★,冷到我们小手全是裂口✿★★,每年至少裂开3到5处✿★★。”
他是土生土长松原人✿★★,1975年19岁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到扶余县风华乡✿★★,他依稀记得✿★★,那时松原的树木不多✿★★,冬天主要靠烧秸杆和玉米芯✿★★,是直到1980年树木才多起来✿★★,那时才有了建防风林的说法✿★★。
吉林一年有6个月冷天✿★★,那时候冬天一进屋✿★★,大家就坐土炕上✿★★,土炕土胚极厚✿★★,能有效聚集热量✿★★,上面还有烟囱✿★★,将炕连着烧上2-3小时✿★★,就能温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刚好暖一晚上✿★★。
通常屋子中间还有个泥盆✿★★,直径半米✿★★,专放屋里取暖✿★★,那时天一黑✿★★,吉林人就要进屋做饭✿★★、躺炕上✿★★、烤火盆✿★★。
最早时✿★★,大家连窗户玻璃都没有✿★★,糊的是窗户纸✿★★,冬天家里水缸都能冻透✿★★,一忘记抹冻疮膏✿★★,手上就要冻得红肿化脓✿★★。
小孩子如果有病✿★★,就只能吃止痛片强熬✿★★,而且那年头烧热水不容易✿★★,常常一冬天不洗澡✿★★,开春时个个一身的黑泥✿★★。
出生于1974年的郭先生做了一些补充✿★★,他上小学时✿★★,学校就开始烧煤✿★★,值日生到学校后✿★★,得先烧煤筒子✿★★,再打扫卫生✿★★。以前烧的是煤胚✿★★、煤球✿★★、煤饼不朽情缘网站✿★★,那煤胚是粉煤做的✿★★,质量差✿★★,一烧炉子就有浮灰✿★★,上一天课✿★★,身上全是浮灰✿★★,整得灰头土脸的✿★★。
刘老先生说✿★★,1970-1980年代左右✿★★,他们平时吃的事物✿★★,叫“够不够✿★★,三百六✿★★,不够国家凑✿★★。”
就是平时每人一年的口粮和毛粮(没去皮的粮食)✿★★,包括苞米✿★★、谷子✿★★、高梁✿★★、黄豆✿★★、麦子✿★★、小米✿★★,加起来360斤✿★★。
东北不是产粮吗?为啥口粮这么少呢✿★★。因为当时产量低✿★★,靠农家肥肥地不朽情缘网站✿★★,一个生产队一年撑死了产粮3-4万斤✿★★。
我问他当时一家生产队多少亩地✿★★,他想了想说✿★★,大概20多垧地✿★★,现在产量上来了✿★★,两户农民家的产量✿★★,比以前一家生产队都高✿★★。
搞农业需要用水✿★★,他们以前还常常打井✿★★,东北实冻层1.5米✿★★,通常打过2米就不冻了✿★★,挖20米深才有水✿★★,再用摇把摇上来✿★★,这种井有个诨名✿★★,就叫乌拉井✿★★。
因为玉米产量高✿★★,生产队平时主要种玉米✿★★,大家吃的都是苞米面✿★★、蒸发糕✿★★、玉米糊糊✿★★,全是拿玉米做的✿★★,天天吃玉米✿★★,吃得心里头直发慌✿★★,看到玉米都怕✿★★。
1970年代✿★★,大家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体力强的一个月能挣300多分✿★★,10工分等于1块钱✿★★,一个熟练壮汉一个月顶天了挣30多块✿★★,而且没有休息日✿★★,一年到头都在干活✿★★,一直到很多很多年后✿★★,松原农村人才知道有周六周日这个概念✿★★。
1975年刘老先生刚下乡时✿★★,不爱干农活✿★★,一年下来不仅没挣到工分✿★★,还倒欠大队一毛一✿★★,幸好知青办一年有80块钱补助✿★★,大队扣掉30块✿★★,到他手里还剩50块钱✿★★。
那时下乡是15个人住一个农家大院✿★★,户口全迁到农村✿★★,10个男生✿★★、5个女生✿★★、3间房✿★★,中间那房用来做饭✿★★,大家都睡大通铺✿★★、平时轮流做饭✿★★。
每天干活就是插秧✿★★、种玉米✿★★、运肥挑粪✿★★,每天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六点✿★★,一天挣10个工分✿★★,挣太少的话✿★★,还得自己花钱买公粮✿★★,一年最多也就剩几十块钱✿★★。
那位女知青说✿★★,她们1976年下乡的知青✿★★,最后基本都回城了✿★★,1968年下乡的女知青最苦✿★★,最后都扎根嫁到农村✿★★,再也回不去了✿★★。
1977年6月✿★★,刘老先生的母亲没了✿★★,他回到松原城里的化工厂接班(后改为炸药厂)✿★★,第一个月17块钱✿★★,4个月后涨到19块✿★★,1978年又涨到32块✿★★,两年后再涨到37块✿★★,这个工资一直维持到1985年✿★★,就再也没变过✿★★。
1990年代初✿★★,炸药厂就维持不下去了✿★★,刘老先生下岗✿★★,靠骑电三驴子给人拉货挣钱✿★★,平均每天能挣30-40块✿★★,有时候也兼给人扛东西✿★★,曾经扛5袋水泥上6楼✿★★,别人才给了他15块钱✿★★。
松原有中国陆地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石油储量16.3亿吨✿★★、天然气储量1491亿立方米✿★★,还有俄油3000万吨✿★★、俄气380亿立方米年过境规模✿★★,为了方便管理油气资源✿★★,便单独拉出来立市✿★★。
但跟所有东北城市一样✿★★,松原以前有橡胶厂✿★★、皮革厂✿★★、水泥厂✿★★、小炼油厂几十家工厂✿★★,后面也倒得七七八八✿★★,1998年✿★★,松原炸药厂以9108块钱✿★★,买断了刘老先生的工龄✿★★,彻底做了了断✿★★。
已经相隔26年✿★★,刘老先生还能准确说出这笔钱的金额✿★★,倒不是因为这笔钱是多是少✿★★,而是这笔钱代表的✿★★,是东北老人们✿★★,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工人身份✿★★。
刘老先生的媳妇✿★★,因在事业单位没下岗✿★★,2010年退休✿★★,刚退休时每个月3000多退休金✿★★,2024年时已涨到5000多块钱✿★★。
我见着刘老先生时✿★★,天色太晚✿★★,一位大哥护送他过来的✿★★,这位哥出生于1980年✿★★,他们家农民家庭✿★★,相对要辛苦更多✿★★。
据大哥说✿★★,自家有100多亩地✿★★,他爸妈加一个长工一起干活✿★★,白天掰玉米甩车上✿★★,晚上收拾苞米叶子✿★★,去掉叶子再打苞米✿★★。
玉米杆子则要拿刀割倒✿★★,成捆成捆拉回来✿★★,用镐头把玉米渣割下✿★★,再把玉米杆拉去烧火✿★★,或者粉碎了喂牛羊✿★★。
他说他也想不通✿★★,2024年玉米0.8元一斤✿★★,算上种子✿★★、化肥✿★★、机械✿★★,种玉米收成是2000多斤一亩✿★★,算下来种地是亏损的✿★★,他都替种地的急✿★★,明年租金肯定得降✿★★。
松原现在的工业也没那么不堪✿★★,2024年✿★★,松原除了吉林油田一年452万吨油气产量✿★★,居然有一处投资296亿的现代化氢能产业园✿★★,预计完工后✿★★,年产值达20亿元✿★★,税收2.67亿元✿★★,还能给当地创造几万个就业机会✿★★。
松原在科尔沁草原东端✿★★,属风力Ⅰ类资源区✿★★、太阳能Ⅱ类地区✿★★,这里风速稳定✿★★、风向一致✿★★,目前风电可装机量达到2300万千瓦✿★★、光伏可装机量1500万千瓦✿★★,占据吉林省总量的33%✿★★。
农业则是松原✿★★,或是整个东北的强项✿★★,这里有本土的松粮✿★★、北显✿★★、绿之源✿★★、巨大粮油食品✿★★,还引进了嘉吉✿★★、鲁花✿★★、盼盼✿★★、中粮家佳康✿★★、旭鑫油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
2024年✿★★,查干湖接待350万人次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在30.55亿元✿★★,而在2017年时✿★★,一年还仅170万人次游客✿★★,旅游收入仅15亿元✿★★。
东北各城市都在重点抓旅游✿★★,是因为旅游这个行业虽然利润不高✿★★,也算不上啥高技术行业✿★★,但能提供大量就业✿★★,又不会给当地制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如香港这座城市✿★★,少量高收入人群集中在金融行业✿★★,旅游业只产生了4.7%的GDP✿★★,却能提供25万就业机会✿★★,可见旅游业天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稳定器✿★★。
因为农业底子环境好✿★★,旅游业跟东北天然适配✿★★,大东北也是不自觉地走上重工+农业+旅游的三大产业路线✿★★。
2024年12月18日早上九点多✿★★,我被当地人七手八脚✿★★,拉进已经结冰封冻的查干湖✿★★,中巴车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足足行驶了十几分钟✿★★,才把我们拉到湖心捕鱼区✿★★。
渔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已在冰面上忙碌了大半天✿★★,湖心被凿开了好大一个冰窟窿✿★★,渔网缓缓拖出水面✿★★,各种银鱼✿★★、胖头鱼✿★★、大白鱼✿★★、鲤鱼✿★★、草鱼✿★★、白虾夹在渔网当中活蹦乱跳✿★★,天气寒冷至极✿★★,鱼虾离水后只蹦跶几下✿★★,就被冻得僵直✿★★。
另有几处地方还在往湖心凿冰放网✿★★,数匹骏马被渔民们驱赶✿★★,绕着大钻头转圈✿★★,马蹄嘚嘚✿★★、马嘶咴咴✿★★,冰面空旷✿★★,清脆可闻✿★★。
放眼望去✿★★,天地间除了渔民游客✿★★,只见得一轮白日微微泛光✿★★,静静照耀着广袤冰面✿★★,冰原景象辽阔壮丽✿★★,让人心头涌起天地孤影的寂寥之美✿★★。
吉林是东北三省里我最后落笔的地方✿★★,游历过东北十几座城市后✿★★,我对整个东北城市大致趋同的产业结构✿★★,已经略有些麻木✿★★。
白城✿★★、四平✿★★、辽源✿★★、白山都跟松原差不多同一个模式✿★★,主攻农业✿★★、新能源✿★★、旅游✿★★,有的城市多了点医药和装备制造✿★★、建材✿★★、矿泉水✿★★,其他没啥区别✿★★。
通常一想起葡萄酒✿★★,我们就会联想到欧洲那连绵起伏✿★★、阳光普照的葡萄庄园✿★★,通化这么寒冷的边境小城✿★★,哪里来的葡萄酒产业呢?
这种伴随零下20度寒冷天气的野葡萄✿★★,需要无霜期110-130天✿★★,年降雨量400-1100毫米✿★★,年日照时间2400-2500小时✿★★,刚好通化长白山有这种气候条件✿★★,暗棕色的森林土壤✿★★,富含腐殖矿物质✿★★,又让山葡萄多了黄酮✿★★、花青素和多种氨基酸✿★★。
多种条件综合下✿★★,通化山葡萄果枝结实✿★★、果粒小✿★★、果皮厚✿★★、糖度高✿★★、出汁少✿★★、色素浓✿★★、单宁多✿★★,是天然酿酒的好原料✿★★。
日本人当年侵略东北后✿★★,在通化山林里见到大量山葡萄✿★★,于1937年开建葡萄酒厂✿★★,1942年工厂竣工✿★★,后来苏联红军攻入通化✿★★,这家酒厂便一直为通化人民服务✿★★。
我去到酒厂参观时✿★★,厂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认出了我✿★★,说是2015年曾听过我的淘宝课✿★★,他那时在杭州工作✿★★,现在被公司分派到通化来卖葡萄酒✿★★,十年后见着✿★★,十分欣喜✿★★,便带我品尝葡萄酒✿★★。
风味确实与我在法国尝过的完全不同✿★★,酒体醇厚✿★★、口感饱满圆润✿★★,价格又便宜✿★★,让人又惊又喜✿★★,对方强送我一箱化学合成✿★★,✿★★,说寄回成都给同事们喝✿★★,回来喝过后大家都十分喜爱✿★★,几瓶酒一会儿就分得干净✿★★,这酒便成了我日常招待客人的常用酒✿★★。
通化除了葡萄酒✿★★,山间人参质量也很好✿★★,算是本地两大法宝✿★★,另外通化医药行业也不错✿★★,全国闻名的修正药业便是通化原产✿★★。
吃的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大锅一大锅的酸菜炖大鹅✿★★、花卷煮长豆角✿★★,饭后水果是冻梨配圆枣子✿★★,当真吃得又暖和又粗犷又豪迈又鲜甜又冰凉✿★★,气质相当东北✿★★。
在单独给了通化五分钟出场时间后✿★★,我们后面只重点讲述延吉和长春✿★★,毕竟其它各城市的同质化太严重✿★★。
年轻人知道延边✿★★,则是因为韩国电影里横山知枝✿★★,常常出现凶狠愚昧的延边黑帮✿★★,只要电影反派受到挫折要找帮手✿★★,通常镜头一转✿★★,会出现一个目光凶狠胡子拉碴的延边朝鲜族人✿★★,呆呆地看着车窗外✿★★,一身土气又愁眉紧锁✿★★,随时准备替电影里的反派复仇卖命✿★★。
延吉年轻人告诉我✿★★,他们十分痛恨韩国电影这样塑造延边人的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延边✿★★,根本不是这个又土又狠的样子✿★★。
延吉明明是一座漂亮干净的边境城市✿★★,市区布尔哈通河(满语✿★★,柳树河)两侧尤为明显✿★★,楼宇街道比韩国更现代化✿★★,工资确实没有韩国高✿★★,但硬件水平已经远超同等规模的韩国小城✿★★。
当然这也是韩国先发太早✿★★,城市老旧得难以改造造成的✿★★,韩国城建的老旧程度✿★★,可能是当前发达国家倒数第一✿★★。
“朝鲜族是中国少有的外来民族✿★★,”当地朝鲜族同胞说起往事时✿★★,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祖上都是从朝鲜逃难过来的✿★★。”
清朝在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后✿★★,发现延边的边防是个大问题✿★★,原先满人入关后封关✿★★,导致这一带人口太少✿★★,无法给军队进行后勤补给✿★★,于是开始有意接纳汉人和朝鲜边民✿★★。
恰逢朝鲜北部1869和1870年发生大旱灾✿★★,历史上叫“己巳大灾年”✿★★,朝鲜北部居民为了活命逃进中国东北✿★★,到1872年时✿★★,根据清政府统计✿★★,已经有几万户朝鲜人分布东北各处✿★★,当中又以吉林延边最多✿★★。
也就是这批朝鲜人✿★★,在1875年最先在通化的上甸子✿★★、下甸子试种水稻成功✿★★,才给东北带去了第一批水稻种植技术✿★★。
我在吉林市溜达时✿★★,当地一些满族后代跟我聊起本族历史时✿★★,说以前在东北的满人✿★★,主要吃小黄米✿★★、大黄米✿★★、高梁✿★★,以前这里是不产水稻的✿★★,刚好跟这条信息相吻合✿★★。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一年内又有5万名朝鲜人涌入东北✿★★,后面拖家带口的更多✿★★,到1929年时✿★★,从朝鲜共涌入70万人✿★★。
清政府与民国✿★★,对这次朝鲜人的涌入都没有加以阻拦✿★★,一是这些朝鲜人增加了东北劳动力✿★★,能开荒垦田✿★★,二是朝鲜人来东北不惹事生非✿★★,表现较为温良✿★★,大家也就默认了✿★★。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学习英国人的殖民方式✿★★,意图“以鲜治华”✿★★,强制朝鲜人进入东北✿★★,让朝鲜人加入军队或管理华人✿★★,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东北已经有300多万朝鲜人✿★★,日本战败后✿★★,大量朝鲜人又回到原籍✿★★。
上段提到的“以鲜制华”的“鲜”✿★★,是日本人把朝鲜人简称“鲜人”✿★★,故意去掉代表朝阳的的“朝”字✿★★,是对朝鲜人最具侮辱性的称呼✿★★。
中国人很少听到这个词✿★★,因为这是日本人搞出来的词汇✿★★,含有强烈民族歧视✿★★,中国官方禁止使用✿★★,我也是去到延边✿★★,才知道有这个词汇的存在✿★★。
总之历经过清末大灾✿★★、躲避日本殖民✿★★、日本强制朝鲜人进东北三个阶段✿★★,最后在中国形成了约200万朝鲜族人口分布✿★★。
朝鲜人最早在延边龙井市最多✿★★,这里还保留着许多朝鲜族的传统民俗✿★★,对朝鲜族感兴趣的可以跑趟龙井去看看原貌✿★★。
延吉这座城市✿★★,在1994年时共30万人口✿★★,其中朝鲜族占60%✿★★,我2024年底去到延吉时✿★★,全市56万人口✿★★,朝鲜族30.68万✿★★,约占54.5%✿★★。
我在朝鲜族的餐厅里✿★★,吃到了橡子冻✿★★、明太鱼✿★★、米肠✿★★,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食物✿★★,那边餐厅也确实有狗肉卖✿★★,但因为现在反对吃狗肉的声音比较多✿★★,狗肉馆全部改名叫“补参汤”或者“香肉馆”✿★★,不会大张旗鼓地卖✿★★。
因为延吉有机场✿★★,又有强烈的朝鲜族特色✿★★,它还是座旅游城市✿★★,2024年共有1008万人次的游客✿★★,过来感受朝鲜族生活✿★★,共创造了159亿的旅游收入✿★★。
从我走过的全国各城市来看✿★★,伊春✿★★、湛江✿★★、上饶✿★★、洛阳✿★★、延吉这五座城市✿★★,属于很有特色但大众不怎么注意到的城市✿★★,推荐大家去这五座城市游玩✿★★。
延吉朝鲜族同胞说✿★★,延吉一直是个非常小的城市✿★★,2008年之前✿★★,5块钱出租车可以跑完全城✿★★,后来城市扩建✿★★,2010年才开始打表✿★★,延边地区至今就没发达过✿★★,只有一些小规模企业✿★★,一产二产三产的比例✿★★,在1.4✿★★:41.8✿★★:56.8✿★★,三产异常发达✿★★,主要靠餐饮业支撑✿★★。
1992年中韩建交✿★★,韩国大量缺劳动力✿★★,对东南亚和中国开放劳动力市场✿★★,允许两地的人过来打工✿★★,延边朝鲜族是从这时开始到韩国打工✿★★。
一位朝鲜族阿姨告诉我✿★★,她1992年到韩国打工时✿★★,一个月挣200多万韩元✿★★,大概相当于当时五六千人民币左右✿★★,而当时普通中国工人月薪也才200元上下✿★★,她在韩国干一个月✿★★,收入抵得上在中国干25个月✿★★。
2007年3月✿★★,韩国开放H2签证✿★★,可以3年回国一次续签✿★★,朝鲜族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法律与常识培训✿★★,就可以在韩国合法工作✿★★,涌入韩国的朝鲜族就更多了✿★★。
我问阿姨✿★★,韩国人说的语言✿★★,跟中国朝鲜族语言有啥区别✿★★,她说区别不大✿★★,有点像北京话跟东北话的区别✿★★,韩国人说话带音调✿★★,朝鲜族不带✿★★。
目前还有几十万朝鲜族在韩国打工✿★★,去那边的大部分人都从事餐饮业✿★★,在韩国赚到钱回来后✿★★,别的也不会✿★★,自然而然就以开饭店为主✿★★。
为了争夺客户✿★★,大家卷服务✿★★、卷卫生✿★★、卷菜品✿★★,搞得他们本地人✿★★,在延吉唯一的乐趣✿★★,就是一家餐馆一家餐馆的吃过去✿★★。
以前延边是分汉语学校和朝鲜语学校的✿★★,不过现在已经统一教学了✿★★,听本地人说✿★★,以前汉语学校就主要提倡打篮球横山知枝✿★★,而朝鲜语学校主要提倡踢足球✿★★。
以前写广东篇时✿★★,我介绍过梅州的足球传统✿★★,是传教士带过去的✿★★,而延边并没有传教士✿★★,他们的足球传统是从哪来的呢?
原来因为朝鲜被日本殖民过✿★★,日本全盘西化时✿★★,学习了欧洲的足球教育✿★★,又把这种教育带到朝鲜✿★★,朝鲜族进入中国后✿★★,保留了踢足球的习惯✿★★,历经多年积累✿★★,培育出了一批优秀苗子✿★★,所以虽是个极小极小的地方✿★★,但球踢得彪悍硬朗✿★★,最好曾踢到过甲A第四名横山知枝✿★★。
朝鲜族很爱惜他们的传统✿★★,至今礼庆时必穿他们的民族服饰✿★★,我问过本地服装老板不朽情缘网站✿★★,一套民族服饰要两三千元✿★★,她还说✿★★,她们朝鲜族人✿★★,周岁✿★★、结婚✿★★、花甲是必穿礼服庆祝的✿★★,只是现在普通人的寿命变长了✿★★,庆祝花甲✿★★,已改成七十岁或八十岁了✿★★。
目前整个延吉市的朝鲜族人口没多大变化✿★★,但延边州的朝鲜族人是在不断减少的✿★★,比十年前大约减少了15万人✿★★,其实是延边州农村地区的朝鲜族人✿★★,都流向了经济更发达的韩国✿★★。
1920年河北大旱✿★★,他爷爷5兄弟活活饿死4个✿★★,就剩他爷爷挑着担子✿★★,靠一手锔碗的手艺✿★★,经陆路一边打工一边逃难✿★★,最后逃到了延吉✿★★。
他说以前中国穷✿★★,碗摔坏了也舍不得扔✿★★,把碗用一种弯曲的钉子接补起来✿★★,就叫锔碗✿★★,以前不光锔碗✿★★,锅啊缸啊坏了都舍不得✿★★,都是要锔的✿★★。
据他爷爷说✿★★,当时来闯关东的✿★★,九成是山东人✿★★,一成是河北人✿★★,大家都结伴而来✿★★,走着走着就跟亲友失散了✿★★,或者走着走着人就死掉了✿★★。
那冯家有大院有枪有炮有围墙✿★★,她家产业那么大✿★★,跟他爷爷八杆子本来打不着✿★★,没成想1945年东北解放✿★★,要镇压地主阶级✿★★,穷人们批斗冯家✿★★,脱光她衣服拿铁丝抽她(口述者原话)✿★★,此时她无依无靠✿★★,再不嫁人就得饿死✿★★,所以胡乱找了他爷爷成婚✿★★。
两口子婚后✿★★,在汪清县百草沟开了家杂货店✿★★,1950年代时公私合营✿★★,又把杂货店充了公✿★★,全家就只好搬到延吉来谋生✿★★。
他爸长大后学医✿★★,1966年分配到黄泥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当医生✿★★,1968年生下他✿★★,后又生了三个儿子✿★★,1978年到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当老师✿★★,但每年还是有三个月的时间问诊✿★★,一边理论一边实践✿★★。
他自己1993年大学毕业✿★★,在延吉啤酒厂干了几年文秘✿★★,这酒厂后来几次转手✿★★,现在被百威啤酒收了✿★★。
1996年他考入延边电视台——当时的电视台主讲朝鲜语✿★★,只有十分之一的汉语节目✿★★,他考了第一进去的✿★★,只记得那时电视台收入真高✿★★,一个月台里发一次工资✿★★,他所在的经济信息部(就是广告部)半个月发一次工资✿★★,一个月能领三次工资✿★★。2002年他平调进了广电总局✿★★,在这一直干了19年✿★★。
说到这个朝鲜语✿★★,我刚到延吉时✿★★,见到路上到处是朝鲜语标识✿★★,我习惯性地跟本地人说✿★★,你们这满大街的韩语啊✿★★,好像来到了韩国✿★★。本地人很不高兴✿★★,纠正我说这是朝鲜语✿★★,这不叫韩语✿★★。
大部分朝鲜族人受教育程度较高✿★★,1980年代出生的✿★★,95%都读过大学✿★★,这么偏远的边境小城✿★★,居然有一所近3万学生的211延边大学✿★★,还有自己的文工团✿★★、朝文杂志书刊✿★★,河南人听了直摇头✿★★。
因为本地无法解决就业✿★★,很多人读完大学就去韩国或塞班岛打工✿★★,再把钱寄回给家人✿★★,结果造成延吉输入性通胀✿★★,这里物价比长春还高一点✿★★,房价也保持在6-7千一平✿★★,在全国这种级别的小城里✿★★,算是相当高了✿★★。
他们老板说✿★★,这里朝鲜工人一个月2300元人民币工资✿★★,但他们不能直接交给工人✿★★,而是交给他们政府✿★★,政府会给每个工人留下100美元✿★★,剩下的政府就收走了✿★★。
1969年✿★★,吉林在省内建设小三线✿★★,为了保住工业果实✿★★,长春无电一厂✿★★、白城无线电厂✿★★、延吉无线电厂✿★★、加上他父母所在的吉林省模具厂合并为一个单位✿★★,叫吉林省宏伟机械厂✿★★,专门做雷达系统✿★★,并搬到更安全更偏远的桦甸县公郎山✿★★。(桦甸现已立市)
1976年✿★★,18岁的王叔叔高中没毕业✿★★,就去哈尔滨当了5年兵✿★★,23岁时回到宏伟机械厂工作✿★★,负责雷达调试✿★★。
在桦甸公郎山工作✿★★,离县城有十几里地✿★★,生活很不方便✿★★,山里温度又低✿★★,饮用水含汞量高✿★★,上学也只有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差✿★★,全靠轮换制才能留住教师上课✿★★,大家都不想待在山里✿★★,都想回城里去上班✿★★。
1983年国家改开✿★★,计划经济时代赚到大钱的宏伟机械✿★★,在长春市市中心买了几块地✿★★,其中一块现在省委党校旁✿★★,现在叫宇光小区✿★★。
宏伟机械在长春共花了700万人民币建楼✿★★,300万人民币做配套✿★★,这1000万约相当于2025年的五六亿(不精准)✿★★,几乎砸光了工厂历年的所有积蓄✿★★,才让工人们欢欢喜喜回到长春✿★★。
王叔叔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薪水✿★★,1981年4月他拿 39块钱一个月✿★★,另有8块钱的保健费✿★★,和12块钱的进山费✿★★,总收入59块钱✿★★。1983年搬到长春后✿★★,他是64块钱一个月✿★★,但补助都没了✿★★。
王叔叔1981年59块钱的月薪✿★★,生活过得十分宽裕✿★★,因为当时物价低✿★★,大米0.185元一斤✿★★、白面0.19元一斤✿★★、猪肉0.8元一斤✿★★、鱼0.5元一斤电子游戏不朽情缘网址✿★★,✿★★,王叔叔记忆力惊人✿★★,对40多年前的物价记得清清楚楚✿★★。
到长春后✿★★,中国和美苏已和解✿★★,国家重心也不在军事上✿★★,宇光电子长年接不到订单✿★★,从1983年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投了一些市场项目✿★★,比如搞收录机✿★★、卤胶手套✿★★、录放机等✿★★,产品做得不专业✿★★,全失败了✿★★。
1996年长春企业改制✿★★,长春吉港集团兼并了宇光电子✿★★,但吉港并没有打算搞雷达✿★★,而是看上了宇光电子在长春的几块地皮✿★★,打算在这里搞房地产✿★★,1997年吉港安排宇光1000名职工下岗✿★★,最后只剩下400人✿★★。
宇光电子上千名职工下岗后✿★★,都跑去小工厂打工✿★★,王叔叔这种没下岗的✿★★,则被企业降薪✿★★,王叔叔的月薪从584元每月✿★★,降到320元每月✿★★。
能领到工资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后面企业不断欠薪✿★★,王叔叔最长被欠了七个月✿★★,吉港也养不活这400名员工✿★★,将200名员工又分流到宰猪厂和生态园去了✿★★。
吉港收购宇光电子✿★★,玩的是空手套白狼✿★★,是跟政府巨额贷款买国企✿★★,再用国企地皮搞房地产✿★★,吉港老板桑粤春一度混成吉林十大民营企业家✿★★,但后来给查出来侵吞国有资产✿★★、组织黑社会等罪行✿★★,于2002年被抓✿★★,2005年判处死刑✿★★,给毙了✿★★,他哥他姐也判了十几年✿★★。
此时的泰豪还在产雷达✿★★,不过只做组装不做全产业链了✿★★,真正做雷达的技术人员✿★★,也从145人✿★★,跑到只剩86个人✿★★。
江西泰豪倒是想干点实事✿★★,也不欠薪✿★★,对员工们都不错✿★★。他们原搞个雷达整机厂出来✿★★,将新开发的雷达卖给军方✿★★,但是没做起来✿★★,又亏了14年✿★★。
尽管一直在亏损✿★★,王叔叔工资却在上涨✿★★,2002年吉港控股时✿★★,他仅有750元一个月的薪水✿★★,2004年泰豪接手并重订工资✿★★,王叔叔月薪涨到1200元✿★★、2006年涨到1800元✿★★、2014年涨到6000元✿★★。
2018年✿★★,宇光电子以9000万的价格✿★★,转卖给了长春知合装备✿★★,就再也没有变过✿★★,目前经营状况良好✿★★。
王叔叔2018年退休✿★★,月退休金5200元✿★★,目前过着较为舒心的退休生活✿★★,儿子也读了博士✿★★,专注电池材料研究✿★★,前程远大✿★★。
之所以讲长春时✿★★,开篇先讲王叔叔的故事✿★★,是因为他所在的宇光电子的经历✿★★,刚好是长春大部分企业的缩影✿★★。
这些企业分别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红利期✿★★、改革开放的阵痛期✿★★、国有资产流失的混乱期✿★★、重新步入正轨的新兴期四个阶段✿★★。
东北企业大部分在阵痛期时就已经倒下了✿★★,一些家底厚实的✿★★、国家必需的企业✿★★,才能度过这四十年的混乱活到现在✿★★,宇光电子是因为以前积累的家资较厚✿★★,才勉强保住最后这一点职工到退休✿★★。
长春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乾隆有次回长白山祭祖✿★★,经过这地方时✿★★,觉得这有河有树有花✿★★,天气又凉爽✿★★,忍不住诗瘾犯了✿★★,作诗✿★★:长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爱✿★★。就有了长春这名字✿★★。
其实一直就是块野地✿★★,没啥人烟✿★★,满清皇帝拿来春猎玩的✿★★,直到嘉庆五年✿★★,即1800年✿★★,清廷在这设长春厅✿★★,归吉林将军管辖✿★★,长春才算正式建城✿★★。
后来闯关东的移民进来✿★★,长春这一带农商云集✿★★,大家汇集在一个叫宽城子的地方✿★★,这个宽城子✿★★,后来发展成了现在长春市宽城区✿★★。
但这时的长春还远不如吉林市重要✿★★,直到清末时李鸿章跟俄国人签订了《中俄密约》✿★★,俄国人获得在东北修建经营铁路的权力✿★★,从1897年到1903年✿★★,俄国人花了六年时间✿★★,修建了全长2480公里的中东铁路✿★★,吉林段经扶余✿★★、德惠✿★★、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全长281公里✿★★,从这时开始✿★★,长春的重要性才慢慢超越吉林市✿★★。
中东铁路直接激活了长春的发展✿★★,原先长春老城西北的二道沟一带✿★★,只有一些散落的农户✿★★,1899年中东铁路在这设“宽城子站”✿★★,为给火车站做配套✿★★,又建了秋林街和巴栅街✿★★,就是现在的一匡街和二酉街✿★★,建了一堆俄式建筑✿★★,到现在还留下20多栋有历史价值的俄式老建筑✿★★。
俄国向东方进攻可急坏了英国人✿★★,在英美扶持下✿★★,日本在东北血拼沙俄✿★★,日俄战争惨胜✿★★,1905年双方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横山知枝✿★★,长春以北仍归沙俄✿★★,长春以南成为日本人势力范围✿★★。
长春这时候还只有10多万人✿★★,总量还是大不如吉林市✿★★、哈尔滨✿★★、沈阳✿★★,日本人决定扩建长春✿★★,是因为这里到日本本土✿★★,可以开辟最短航线✿★★,又刚好处于东北的中心地带✿★★,有利于随时向各处派兵统治✿★★。
而且长春当时大片空地✿★★,有利于日本做一个殖民样本✿★★,打算“用恢弘的城市建设✿★★,体现殖民地国家的现代性✿★★。”
日本人以长春站以南的高台子为中心✿★★,规划了一个面积200平方千米的区域✿★★,东至石碑岭不朽情缘网站✿★★、南至高家店✿★★、西至小隋家✿★★、北至苏家营子和金钱堡✿★★。
日本人沿着长春市中心的“黄瓜沟”这条小河✿★★,修建了白山公园(今杏花村公园)✿★★、牡丹公园(今牡丹园)✿★★、大同公园(今儿童公园)✿★★,现在朝阳区工农大路的南湖公园✿★★,最早也是日本人兴建✿★★。
长春市区的雏形便依此形成✿★★,日本人在长春✿★★,现今留下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是长春人民大街✿★★、伪满皇宫博物馆✿★★、八大部旧址(伪满国务院等)✿★★、满铁图书馆✿★★。
跟我在大连听到的故事一样✿★★,这些漂亮建筑是中国劳工建的✿★★,但不是给中国人住的✿★★,而是给日本人和伪满洲官员居住✿★★,中国百姓都被赶到郊区棚户区过活✿★★。
日本人为了搞殖民奴化宣传✿★★,1937年在长春成立了满洲映画✿★★,日本战败后✿★★,延安电影剧团将其改造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中国以前最专业的电影人才基地✿★★,一度极其辉煌✿★★,中国现在许多电影公司还有大量长影人✿★★。
北京✿★★、太原✿★★、石家庄因为缺少钢铁基地✿★★、水源不足最先被排除✿★★,西安则因为铁路运输和电力供应不足被排除✿★★。
1956年✿★★,经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中国第一家汽车厂建成✿★★,当年年底✿★★,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CA10型载货汽车正式下线✿★★。
不仅仅有自己的国产品牌✿★★,一汽常年跟大众✿★★、奥迪✿★★、马自达✿★★、丰田合资✿★★,这么多年来✿★★,钱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
翻开长春重点企业名单✿★★,永远是一汽✿★★、亚泰✿★★、中车三家✿★★,因为亚泰做的杂✿★★,地产✿★★、医药✿★★、金融啥都做✿★★,如果要带队学习长春优秀制造业✿★★,那基本都会送去一汽和中车✿★★。
中车长春拥有1.8万名员工✿★★,是中国地铁和动车组的摇篮✿★★,年产能力涵盖180-200列动车组✿★★、4000辆城铁车以及600辆普通铁路客车✿★★,是中车集团唯一一家能生产时速350公里高寒动车组的主机厂✿★★,甚至能搞出实验时速450公里每小时✿★★、正常时速400公里每小时的CR450动车组✿★★,在国内相当牛逼✿★★。
销量方面✿★★,一汽2020年总销量370万辆✿★★,年营收6950亿✿★★;2021年总销量350万辆✿★★,年营收7070亿✿★★;2022年总销量320万辆✿★★,年营收6300亿✿★★;2023年总销量344万辆✿★★,年营收6335亿✿★★;2024年总销量320万辆✿★★,年营收5550亿✿★★。
利润方面✿★★,一汽2020年467亿✿★★、2021年480亿✿★★、2022年490亿✿★★、2023年490亿✿★★,2024年利润数据未出✿★★,但估计刚刚超过300亿元✿★★。
无论营收还是利润✿★★,一汽在2024年都受到重挫✿★★,随着比亚迪✿★★、吉利✿★★、奇瑞三家快速挤占市场份额✿★★,一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这种问题国外品牌也是一样的✿★★,奥迪一些新车是三年前设计的✿★★,上市即落后✿★★,而比亚迪上一款新车现在只要10个月✿★★,效率比我们高太多✿★★。
现在整个东北在供应链上受制很深✿★★,现在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都在南方✿★★,他跑南方大厂时✿★★,见到供应商一天有十几个人排队拜访主机厂✿★★,而这些供应商跑一次东北成本太高✿★★,他们都不怎么愿意过来✿★★。
他还说✿★★,别看现在一汽有些跟不上✿★★,以东北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环境以及国企风格✿★★,红旗能搞成这样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不努力✿★★,而是环境会限制人的能动性✿★★。
我还当面问过一汽的一位设计师✿★★,为啥一汽的车✿★★,不管从外形到内饰✿★★,都这么平庸✿★★,咋就做不出特别漂亮的车呢?
设计师说✿★★,这其实也有国企的苦衷✿★★,因为过于新颖的外形设计✿★★,大家都不敢拍板✿★★,怕拍错了销售下跌✿★★,回头要担责任✿★★。这事只有私企老板敢干✿★★,反正输赢他一个人承担✿★★,国企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冒风险的事情✿★★,大家都不敢做✿★★。
据他们回忆✿★★,八九年前韩国车卖得好时✿★★,韩国汽车那边驻北京的外派员✿★★,公司给他们租的房子是两三万一个月✿★★,另给他们配司机✿★★,他们还拿双份工资✿★★,小孩免费上国际学校✿★★。这些韩国人在北京成天吃吃喝喝✿★★,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而2005年时不朽情缘网站✿★★,他们跟德国人合作✿★★,德国外派过来的工作人员是100欧元一小时✿★★,长春这边租给德国人的房子是1万人民币一个月✿★★,还有专门服务德国人的中介产业链✿★★,有的帮他们租房✿★★,有的帮他们看病✿★★。
目前长春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只有长光卫星✿★★、长春光机所✿★★、希达电子✿★★、长春应化所✿★★、中溢集团✿★★、长春锂源✿★★、长春生物✿★★、长春高新这些了✿★★。
2024年✿★★,长春GDP是7632亿✿★★、哈尔滨是6016亿✿★★、沈阳是9027亿✿★★、大连是9516亿✿★★,东北最好的四座城市✿★★,没有一座过万亿GDP✿★★,而中国目前过万亿GDP的城市✿★★,已经达到了27座✿★★。
东北之行对我的人生影响重大✿★★,在没有去东北前✿★★,我不知道东北建设之艰苦✿★★、东北重工业之发达✿★★、东北冬天之寒冷✿★★、东北风景之秀丽✿★★。
由于东北离我居住地太远✿★★,我一直靠文艺作品来了解东北✿★★,而很多文艺作品✿★★,过于突出东北的颓丧之气✿★★,直到我亲眼看过伊春✿★★、查干湖✿★★、丹东✿★★、建三江✿★★,亲口尝过辽宁生蚝✿★★、齐齐哈尔烤肉✿★★、哈尔滨红肠✿★★、长春雪衣豆沙✿★★,并在通化滑过雪✿★★、在盘锦吹过风✿★★、在金山鹿苑喂过鹿后✿★★,才理解东北气象之广阔✿★★、格局之雄壮✿★★。
我也从无数东北人的过往✿★★,了解到了东北工业初创时的艰苦✿★★,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大下岗的悲戚✿★★,现在经济追不上东南沿海的那种不甘✿★★。
东北现在因为地理环境的制约✿★★,只能主打大农业+大重工+大旅游三驾马车✿★★,人口流失现象短时间也难以阻挡✿★★,但就算不能长居✿★★,也推荐大家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东北走一走✿★★、看一看✿★★。
你只有走过更多的土地✿★★,看过更多的风景✿★★,不断思索事物的成因和发展规律✿★★,不断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你才能逐渐理解✿★★,人生真正的美好和意义横山知枝✿★★。
这是一篇有关吉林省的历史✿★★、现状的宏大叙事✿★★,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有了一个全域的视野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吉林和整个东北一样✿★★,经历过辉煌✿★★、这是一篇有关吉林省的历史✿★★、现状的宏大叙事✿★★,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有了一个全域的视野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吉林和整个东北一样✿★★,经历过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计划经济时期辉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衰落✿★★,以及赶不上南方经济发展速度的不甘✿★★。这篇有关吉林省的社会调查报告也是整个东北现状的缩影✿★★。篇幅虽长✿★★,我还是一字不差地通篇看下来✿★★,颇有感慨✿★★。
无论如何都感谢彦祖先生对吉林市的剖析✿★★。我补充三点✿★★:当年我大学毕业来时✿★★,吉林市是令人向往的城市[捂脸]不朽情缘网站✿★★。现在第一公交车上基本都是老人好的打卡声不朽情缘游戏网站登录✿★★,我这个年龄属于年轻人✿★★,我们子女都是国外+北上广+杭州南京成都深圳天津西安等等等✿★★。另外对吉林市市名很认同✿★★,虽然给省市同名带来麻烦✿★★,但是不接受把吉林市改名[笑哭]✿★★。
我是东北人✿★★,黑龙江人✿★★,对吉林有特殊的感情✿★★,在长春有两套房子✿★★,进京之前✿★★,户口也在长春✿★★。读起这篇文章✿★★,里面描绘的许多场景都非常的熟悉✿★★,断断续续✿★★,也在东北(三省)生活工作近40年✿★★,去过文中的许多城市✿★★,也因为职业的原因✿★★,了解过许多城市的发展史✿★★,非常感谢✿★★!